民族传统体育的璞玉-试论大枪竞技项目的价值與願景拷貝

民族传统体育的璞玉-试论大枪竞赛的价值与愿景

 

作者:王志財  黃世杰 

單位:國際大槍機構 (  IDO, International Daqiang Organization)

 

摘要

 

大枪之所以称其“大”,是因其长度必须大于三米长,也只有够上三米长以上的枪,才能良好的运使枪法本质的技术面貌,纯化和恢复枪法技术。现今大枪技法已然罕见,虽说大枪的技术和传承在民间仍有细流,但一般社会大众,甚至于传统武术界,却很陌生,甚至无所听闻,乍见一杆三、四米的枪,直惊为异术,叹为观止。其实古代真正的枪术,本来使用的就是三、四米甚至更长的枪器,才能发挥具深度的枪法技术。

从大枪武艺在传统武术中的地位、体育锻炼的价值、以及蕴含文化内涵的角度审视,大枪武艺绝对堪称得上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块待磨的璞玉;但要保存和传承这项民族的宝贵文化资产,仅以传承演练的形式,实难递嬗其内涵的深度、终究会浅薄化的成为文化大墙上吊挂的虎皮。那么要如何才能良好地保存和发展大枪武艺这项宝贵的非物质值文化资产呢?大枪的底蕴是民族的哲学思维,那么就要有浸润民族哲学的环境,所以发展良好且正确的大枪竞赛体系,才足堪肩负起这项历史使命;1999年郭肖波博士在加拿大开始举办大枪比赛,并持续二十多年不间断的举办赛事,积累大枪竞赛的经验和推进发展。从原本的筚路蓝缕,再到近几年来,这项深具民族传统文化的实战竞技项目开始受到港、澳、台、以及国内外年轻人的喜爱、也受到传统武术界诸多耆老的共鸣、更开始引起民族体育学术界的重视。

大枪不是现代一般大众所认知的长兵,或是长枪;大枪就是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枪法技术,而非新的技术产物;而推动大枪竞赛的目的正是在挖掘、恢复、传承和保存我们真正拥有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避免混淆和有利于建构群众对大枪的认知,我们认为:”大枪“应该以”大枪“的名称面向社会大众;以区别于短于三公尺的长枪或长兵。

从1999年大枪竞赛在郭肖波博士推动下,于加拿大开始第一次的比赛试炼,已在民间推动二十多年了;纵然大枪竞赛仍不是受到大众瞩目的项目,也尚未登堂成为正式赛事的项目,但凡对传统武术有所认识的人,见过大枪赛事或观看过相关介绍,大都极为肯定,并且寄予大枪竞赛发展的厚望,肯定大枪实为传统武术的璞玉,其技巧与其原理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近代的拳术发展。寄望发展大枪成为具备固有文化内涵的民族特色运动;由此展现并提升民族文化的特性;让学习大枪技术作为培养成深具中华文化深度的华夏子民,文武兼修,内圣外王。大枪的技术锻炼,不仅是一项锻炼体魄的体育活动而已,他还是现代人学习古人兵法战术的平台,内化和自己、和他人、和环境斗争对抗的坚强意识和灵活战术;可为中华子民文化养成教育的一环,由此展现并提升民族文化的特性,养成光明磊落、大开大阖的精神希望透过提倡先秦士道精神,让练大枪的人,在技术积攒与熟练的同时,养成具文化深度的人格。

 

关键词:大枪、大枪竞赛、民族传统体育、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族传统体育的璞玉-试论大枪竞赛的价值与愿景

 

 

  1.     一. 大枪与大枪竞赛

 

“枪”是古老的兵器,后汉时期已广范使用,作为战场上的主力兵器。在冷兵器主宰战场的历史进程里,枪有着各种多样的名称,如矛、矟、槊;也有因应战场上不同的功能需求,所产生的多样形制枪器。《武经总要》和《武备志》上记载的图文就有:双钩枪、单钩枪、素木枪、鵶项枪、锥枪、…等等各种形制的枪。若从长度上来看,更是长短不一,古代战场上有丈八、丈二、到吴殳说的:“以九尺七寸为定式,战场、游场皆用此器、再到现代枪术竞赛套路用的枪,其长度规定不能短于本人直立直臂上举时从脚至指尖的长度。然而纵使枪有着纷沓众多的形制、功能、名称和长度上的区别,且已离开战场应用,但时至今日,却仍是传统武术传习体系的重要内容,而其形制基本上仍保持不变,就是一只木杆加一个枪头,这种形制保持了枪作为“刺兵”的主要功能和技术特色。而考之诸多古籍兵书,和武术书籍,更有着丰厚相关的资料,记载着完整的枪法理论体系、训练方法,和深度且全面的技术内容,这足以说明枪法在传统武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并被完整的记载保存下来。

热兵器出现之后,枪逐渐地退出战场,失去了实战的平台;加上以套路演练为主的传承模式,造成近代枪的长度逐渐以短枪为主流,演变成长短技法的变异与混用,形成了枪、棍技术混用的发展趋势。从《纪效新书》〈长兵短用〉篇和《手臂录》的记载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这一现象。可知早在明清时期,枪、棍技术混用已然普遍。从物理学原理和直观用法可以理解到,兵器的长度越短,就越有利于使用砍劈轮打的技术,因此一但枪的长度变短,枪法的技术优势就越不易发挥、就越会杂夹棍法,这是形制的结构使然。

《手臂录》〈枪棍辩〉就详细的比较分析,分别从:形制的长短、重量的大小、攻击方式的差异、防御的难易度、技术的难易度、操作方法、以及行进轨迹的不同等等,列出枪与棍的七大不同之处;《大枪武艺》一书也指出枪、棍的五大本质上的区别,分别为:杀伤力的区别、施力方法的区别、打击面的区别、握把把位的区别、刺击的分别。因此我们在探讨“大枪”之始,就必须先能理解枪与棍的本质差异,接着再进一步的厘清枪的长度为何变短的历史演变脉络,然后才能确切认识到,大枪之所以称其“大”,是因其长度必须大于三米长,也只有够上三米长以上的枪,才能良好的运使枪法本质的技术面貌,纯化和恢复枪法技术。

现今大枪技法已然罕见,虽说大枪的技术和传承在民间仍有细流,但一般社会大众,甚至于传统武术界,陌生异常,甚至无所听闻,乍见一杆三、四米的枪,直惊为异术,叹为观止。其实古代真正的枪术,本来使用的就是三、四米甚至更长的枪器,才能发挥具深度的枪法技术,才能称得上是枪法,才是百兵之王;正如《大枪武艺》所说的:于今,只有北方称呼的“大枪”或者南方的“丈二”,在长度上能够达到三米以上,这样长度的“大枪”才是古代所说的长枪。而本文所论述的“大枪”,就是专指:不短于三米长度的枪。

 自从大枪退出战场,失去战场平台之后,直接影响练习的人口和练习的动机,致使凋零,然而从大枪武艺在传统武术中的地位、体育锻炼的价值、以及蕴含文化内涵的角度审视,大枪武艺绝对堪称得上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块待磨的璞玉;但要保存和传承这项民族的宝贵文化资产,仅以传承演练的形式,实难递嬗其内涵的深度、终究会浅薄化的成为文化大墙上吊挂的虎皮。那么要如何才能良好地保存和发展大枪武艺这项宝贵的非物质值文化资产呢?显而易见的,大枪来自于战场,那么就要再给他创造战斗的平台;大枪的本质是刺兵,那么就要能凸出纯化枪法的技术引导;大枪的底蕴是民族的哲学思维,那么就要有浸润民族哲学的环境,所以发展良好且正确的大枪竞赛体系,才足堪肩负起这项历史使命,于是创造和发展“大枪竞赛”是必然要走的道路方向;当然要发展完善一项具传统武术内涵的兵器实战对抗竞技项目,要克服的问题庞杂,从技术体系的内容、传统枪法的理论体系、训练理论与方法、器材的标准化、文化元素的融入以展现民族特色、器材和护具的安全性设计、内化选手的传统士道精神、特别是竞赛规则的设计,更是得全面性的深思熟虑,兼顾能引导正确技术的发挥与发展,具公平的电子化设计赛事判读与高度的观赏性。在克服了这些诸多问题之后,1999年郭肖波博士在加拿大开始举办大枪比赛,并持续二十多年不间断的举办赛事,积累大枪竞赛的经验和推进发展。从原本的筚路蓝缕,再到近几年来,这项深具民族传统文化的实战竞技项目开始受到港、澳、台、以及国内外年轻人的喜爱、也受到传统武术界诸多耆老的共鸣、更开始引起民族体育学术界的重视。

 

 

 

 

 

 

 

 

 

 

 

 

 

 大枪与长兵

 

  1.     二.近代对传统武术兵器中所谓的长、短兵器,是以其器材本身的长短作分类。就刀枪棍剑而言,长度相对较长的枪、棍,归类为长兵;长度相对较短的刀、剑归类为短兵。然而在古代军事战场上却是以攻击距离的长短来进行长短兵器的分类,这有着明显认知概念上的差异。明朝戚继光在《纪效新书》十八卷本中,就有两个专篇<卷第十 长兵短用说篇〉和〈卷第十二 短兵长用说篇〉分别详尽的阐述枪做为长兵的技术用法;“如何用长以短用的保持长的优势、如何在长兵被欺身的风险中救急;以及棍作为短兵的技术用法,如何换把连打、如何用短以长。该篇开宗明义就说:“夫叉、钯、棍、偃月刀、钩镰,皆短兵也” ;又详加说明:“何则?彼之枪一丈七八尺,我之器不过七八尺,若如浙江叉钯之法,具手握在头下,其手外头柄通不及二尺长。一棍不过六七尺,又欲两头双使而两手握开,所剩棍头不过尺余“。当然还有弓箭火器可远射制敌,力可至百步、五十步开外者。这都明确地表明在当时长、短分类,是以攻击距离的长短进行定义,而不在于器材本身的长短。

不论是传统枪法的套路或现代的枪法竞技武术套路中,枪、棍的技术混练、混用的情况是普遍且正常的现象,导致武术的教学者和习练者,都难以明辨,遑论社会大众更难区分。当然枪棍不分,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种种的环境条件持续地在变动,加上传承的演化,继之俗成,这个现象也已是百年来客观地存在,当非是对错、好坏的问题,也无须刻意强行区分,评断优列。探究分析其原因,实则也有着不得不然的结构上的必然性,这主要是导因于枪、棍的形制相似;还有环境的因素,例如:便携性的问题、材料取得的难易或理不理想的问题、以及时代法规限制的问题;再加上在材质的选用上有着:长短之界、轻重之别、软硬之分的取舍。在历史长流中,如此多面向、多维度的因素交错之下,枪棍难辨自古已然,于今更甚。因此我们在思考如何推展正确枪技、和如何纯化大枪技术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向大众沟通”大枪并非等同我们现代所见的枪术内容“,”大枪也不是现代一般大众所认知的长兵,或是长枪“;”大枪就是古代真正意义上的枪法技术,而非新的技术产物“;而”推动大枪竞赛的目的正是在挖掘、恢复、传承和保存我们真正拥有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避免混淆和有利于建构群众对大枪的认知,我们认为:”大枪“应该以”大枪“的名称面向社会大众;”大枪竞赛“就是”大枪竞赛“,以区别于短于三公尺的长枪或长兵。

 

  

 

 

 

 

 

 

 

 

  1.     三. 大枪在传统武术的地位和价值

 

如果我们肯定传统武术诸多拳术项目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我们就更得推崇大枪作为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兵器是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而刀、枪、剑、棍是最具代表性的兵器,其中又以枪为首,得称“诸器之王”,可说备受武家之重视和推崇。“ 大致自元明代以来,我国古典武艺体系形成了”大枪独尊“的传统,枪被尊称为”百兵之帅“、”长兵之祖“,枪法是一切武艺的至高点。”

由于大枪体系经过历史长时间的实战检验而趋于相当完备的程度,所以大枪技巧与其原理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我国近代的拳术发展。大枪的技术、理论直接或间接的成为近代很多拳种的起点,屡有记载,例如形意拳就明白的楬橥“以枪化拳”的说法、又如八极拳素以“拳枪合一”的训练,成就其威名,而且历代名师多有以枪术闻名,枪艺精湛高超,号为神枪者,不胜枚举;马明达教授就曾指出:“八极拳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它与六合大枪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八极六合珠联壁合,相辅相承,缺一不可;郭肖波博士《大枪武艺》也提及“传统八极拳的训练强调“无枪不成拳,用拳如用枪”的原则”;再有太极拳追求以圆走化的缠丝劲理论,似寓枪圈技法缠枪的精髓,沾黏连随,契合一理;又有拳势名为:如封似闭,而封、闭正是枪法重要的行着。自古以来,许多太极拳的武术名家也都致力于枪术的研究,如太极拳先师王宗岳就著有《阴符枪谱》传世,枪法与太极拳的联系可见端倪,也可推断大枪的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确对太极拳产生重要的影响。

综观各家拳术的训练方法,也多推崇辅以扎大枪、抖大杆的训练作为老师父的压箱宝技术,入得内门始传,视为终极珍宝。历来武术耆老对大枪技术是极其看重的,枪法的技术也是评断一位武术家造诣的指标。据说杨露禅所传之太极大枪,变化多端, 出神入化,他的儿子杨班侯也擅长大枪术,杆头所至,举重为轻,炉火纯青;马明达教授在说到明末八极拳武术家张景星晚年在病床卧榻上,亦不斷地叮咛着其子:“ 别忘了我的大六合啊!”  这是何等的珍视大枪技术的传承,让人有着生死不渝的感动。另外在描述他父亲马凤图先生时是这样说的:“ 一生潜心于中国古典武艺精萃的继承、挖掘和整理,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心血,在所有的古典武艺遗存中,他最看重六合大枪,对之用心最多,用力最勤,成就也最凸出”;另外提到清末民初武术家李书文:”虽说是八极大家,但他最看重的还是大枪“、”他每天都要抖杆子、涮杆子,早晚各一功,一年四季风雨不辍”;同样的温力老师在所着《六合大枪》的序文中,也提到其父叮嘱其整理六合大枪,念兹在兹,甚至在拍照其套路时,“抱病坐在一旁,拍至对滑、对扎时,还不时亲自示范,风烛残年,其心可知“。可见一代武术家对大枪的真切情感,令人动容;郭肖波博士说完成《大枪武艺》一书时,以此祝祷他的老师,他亦是殚以一生的精力来突破和发展大枪的传承、来兑现对师门的许诺。如此种种,让人感受到大枪的传承,直如传统武术界的魂魄所系、一点灵光不断在努力生息传世,力求不灭。

囿于笔者接触的拳术范围不甚广博,但我相信传统武术界各门各派,还有更多这样让人动心动容的文化传承故事;也可以肯定,传统术界只要听过或了解大枪的人、或仍有传习大枪技术的门派系统,无不推崇大枪。至此我们可以清楚明白的感受到,大枪在传统武术中的重要地位,可说是灵性核心的本源。

 

 

 

 

 

 

大槍競賽的時代意義和價值

 

  1.     四.就现代来说“大枪竞赛”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竞技”。实事求是的说,当今社会众多的体育竞技项目、甚或武术内容的竞技对抗项目,层见叠出,摩肩擦踵;各式各样各个地域或国家的各种赛事琳琅满目,究观其中或有国际赛事的奖项加持推动、或有商业利益的推波助澜、或有网路社交群体交流活动的乐趣,应接不暇,实在不缺多一项大枪“竞技”;况且推动这样一个鲜见寡众的项目,如不能凸出他的独特意义和价值,社会群体根本无需要耗费资源去推动。那么“大枪竞赛”的独特义和价值何在呢?在此我们从有形的技术内涵;和无形的文化内容进行阐论剖析如下:
  1. 以枪的形制而言,并不独特,是世界各地人类生存斗争过程中都曾广泛使用的冷兵器;然而我国的大枪体系之所以有着极为特殊之处,在于运使枪器的概念强调使用“枪圈”的特殊思维和以此为出发点所发展演化出的完整理论和技术内容。枪圈指的是枪尖的圆形运动轨迹,虽然这个圆形的运动轨迹是由枪尖表现出来,但是它是全身配合运作而产生的一种非常特殊的运动现象。枪圈的概念在《纪効新书·长兵短用说》里已明确记载,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枪圈的大致面貌,同时能理解枪圈训练在整体大枪训练过程里是极为重要的。枪法古籍里对于枪圈的论述,除了从二度空间的圆形概念阐明之外,明末的吴殳提出的以发劲为着眼点的“月牙形”枪圈理论也有着突破性的解说方式。另外郭肖波博士更提出枪圈形成的原因,并使用了运动力学的方法对于枪圈理论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论证与分析:指出三种不同用途的枪圈,包括:革枪的枪圈、缠枪的枪圈、圈串应用的枪圈。 
  2. 枪法运用枪圈技术革枪防御的功能,目的在于革枪之际,要造成对手来枪被我的枪圈产生的离心力牵引往外离开中心线时;我枪却正循着圆形轨迹的惯性,快速回到中线,抢先攻击。这样走圆形轨迹的技术特性正是太极拳追求圆形路径、以及传统拳术防御走化概念的思维原型;很大不同于劈打直线防御的方式,这也造就了大枪技法的独特性。也因着大枪追求枪圈技术的深度,枪的长度必须够长,才能造就滑杆的过程,让枪圈更显威力、更显沾黏连随的技术深度;也因此大枪必须长,愈长愈发凸显了大枪的威力和独特性,相得益彰。
  3.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大枪技术的独特智慧,历史古籍早有着完整且系统性的著述和记载,如:《武编》、《纪效新书》、《耕余剩技》、《手臂录》等等,并经历几百年来的反覆实践验证,形成一完整的技术体系、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并且外扩成为诸多拳种拳法的理论和技术启发,堪称是源流有序、完整、完善、完美的优良文化遗产。
  4. 大枪武艺的特殊性在极大程度上是受到我国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无形影响。虽然历代练习大枪的兵家或是武艺家不必然具有某种程度的哲学修养,但是他们的思维方式无法自外于我国文化与哲学思维的模式,所以从大枪技巧、理论来仔细分析,自然可以呈现出其中蕴藏的哲学思想。郭肖波博士自述在大枪教学时,经常对学生说“我教的不只是大枪;我教的是为什么你是中国人的根本所在”。这个“根本所在”就是大枪武艺里蕴藏的中国式的哲学思维,特别是在激烈冲突状态下的思维模式。诸如在大枪对抗的时候经常采用相生相克的原则。如果对方动作快,而我要比他更快,那么胜负就要决定于双方的生理极限了。事实上,大枪对抗的时候经常采取与对方背道而驰的方法:对方以快取胜,我就以慢应之;对方想要以力压我,我就以柔化之,这就是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因素拿来做为相克的应用。但是这些相对立的因素也有相生的作用:例如我先以速度来快攻对方,突然一放慢使得对方做出过度的反应,此时就很容易取胜。又如大枪对抗的时候经常在快慢、进退、大小、刚柔、和暴这些对立的因素里求取平衡。这种思维非常的合乎我国阴阳、五行的学说,这些哲学思想着重在事物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例如在《老子》一书里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思维的方法都是从事物的表象看到其隐伏其内的反面契机。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仅主宰了我国代代人的人生哲学,同样也主宰了大枪对抗的变化原则。
  5. 在《手臂录•峨嵋枪法》里不但提到枪法训练的《治身篇》,还特别强调所谓的《治心篇》。而且在《治心篇》里一开始就阐明“用技易、治心难。手足运用莫不由心。”这就是说大枪武艺生理表现的增强必须从心理的调理来入手。这就是我国哲学里非常强调内修的修养。儒家己立而立人的手段就是《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说的“格、致、诚、正、修”就是内修的要领。大枪训练的理念继承了这种文化的深度,强调了大枪技巧的发挥不能仅仅的靠生理上的训练,而必须调整心理的素质。《手臂录·峨嵋枪法·治心篇》说:“用技易,治心难。手足运用莫不由心。心火不炽,四大自静。”这段话就点明了练习大枪的难处不在技巧、而在“治心”,治心就是武术内修的功夫了。治心虽然是内修的功夫,但是修炼不一定完全从内心入手。《手臂录·峨嵋枪法·治身篇》说:“持龙之道,身心为本。身法不正,则心无主而手足失措,持龙不固,进退无节,机局荒唐矣。故曰:『心动神离壳,神疲气必虚。』”可见身与心是相互影响的,内修的功夫必须是从内、外两个方向一起修练的。《纪効新书·长枪总说》:“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化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可见参与大枪竞赛正是淬炼“内修”的实践之境,从而达到:心定、神静、容安的境界。
  6. 枪法对抗的时候,强调以动静为体、以变化为用的思维,革枪与戳枪都是对抗过程里的“动”态,如果双方都只采用这种动态做对抗,那么对抗就成为一种往复不停的机械运动了。而我国大枪应用的精神是“以动静为体”的,用我的戳枪强迫对方革枪、或者以我暴露的目标来吸引对方攻击。总之要自己尽量保持静的状态、让对方动起来,然后在对方动的意图、动的过程里寻找对方的破绽,当对方的破绽一旦显露,我则立刻转换到了动的状态予以攻击。这种转换不仅仅是生理的应变,同时更是思维的审时度势、临机应变,这就是“以变为用”的原则。这种从转变中寻找消长的契机,从而取得胜利,正是我国“易学”的精髓。
  7. 纵然大枪技术有着如此深厚的民族智慧含量,但大枪竞赛的价值并不仅仅是在于追求竞技的胜负而已。在《纪效新书》所论述的二十四枪势里,实则更多的内涵是战术思想的指导。战争里使用的战略、战术的手段都是属于军事哲学的范畴,也称为兵学。我国历史中兵学的著作极多,然而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而被全世界奉为兵学典范的当属《孙子兵法》。在《孙子兵法》的第一章里就强调『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扰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主宰大枪对抗胜负的因素,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兵法的哲学竟然在大枪的对抗里得以实践。只要深入细思“枪势”变化的意涵,大枪竞赛正是最好学习和实践我国兵法战术的训练平台。对于现代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说学习内化我国的哲学思想,是“内圣”的养成过程,那么实践大枪竞赛,就是通往“外王”的一扇大门。

 

 

大槍競賽發展的願景

 

  1.     五.从1999年大枪竞赛在郭肖波博士推动下,于加拿大开始第一次的比赛试炼,已在民间推动二十多年了;纵然大枪竞赛仍不是受到大众瞩目的亮眼项目,也尚未登堂成为正式赛事的项目,但凡对传统武术有所认识的人,见过大枪赛事或观看过相关介绍,大都极为肯定,并且寄予大枪竞赛发展的厚望。但有深厚的价值,和受大众重视的程度,并非必然正相关,这是大枪竞赛似为璞玉的现况;对于戮力不懈推动大枪竞赛的团队来说,并不气馁;反之正感觉到大枪竞赛已逐步臻于成熟,从枪器的开发改良、不断地试炼、不断地改进完善;到护具的安全性、和追求融入文化元素的盔甲设计、判分电子化、再到规则设计的费心斟酌,务求其合理性和必须保有大枪本质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开始启动介绍推广的计划,和坚持不分门派,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皆显蓄势待发;所以我们对大枪竞赛的未来充满着信心,感觉到大枪竞赛已做好准备、就如一沉着的枪势已备,伏机于明日。而我们的使命,一如传统武术的先贤前辈们,将大枪的传承视为武术的魂魄灵光般的传承;将努力不懈,持续地推动着大枪竞赛的发展往前推进;并有如下的愿景:             
  1. 将大枪竞赛发展成为民族特色的标志:大枪具备固有文化内涵,是纯粹中华武术,即便古来全球争战无数,也仅在华夏用枪发展出独树一帜的型态,其攻防之精妙令欧美人士惊艳;因此应发展大枪竞赛成为我国的代表性运动。
  2. 让学习大枪技术作为培养成深具中华文化深度的华夏子民,文武兼修,内圣外王:大枪的技术锻炼,不仅是一项锻炼体魄的体育活动而已,他还是现代人学习古人兵法战术的平台,内化和自己、和他人、和环境斗争对抗的坚强意识和灵活战术;可为中华子民文化养成教育体系的一环,由此展现并提升民族文化的特性,养成光明磊落、大开大阖的精神。
  3. 推动IDO大枪竞赛规则,创建大枪竞赛平台: 如众所知,能在不分门派、安全开放的前提下切磋技艺,才可良好的发展大枪竞赛。并且要有正确,并经深思熟虑的规则才能引导该项技术的正确发展,因此要能沟通说明如何正确地追求大枪技术,和浸淫其文化养份。竞技只是是手段,不可只为大枪竞赛而竞赛,却成了游戏化的项目。而是应该建构大枪作在追求健身强体的基础下、进而能学习传统哲学思维、吸收固有文化、成就心灵内修,才能成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项目。
  4. 推动枪士制度与先秦士道:一方水土成就大枪一艺,先辈的智慧结晶以当代语文记载,历数代递嬗,对我们而言却逐渐生涩困难,不做生死决斗的大枪何去何从?寄望推动枪士制度,让练大枪者,在技术积攒与熟练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伴随优良并具文化深度的人格养成和发展,效仿“先秦士道”,除了可确保大枪发展的长久与保有特殊性之外,更是内化人格的重要手段。
  5. 推动枪士制度,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出一批集大枪技术与传统文化涵养的枪士,有了这样的优质青年、才能恢复并传承大枪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递嬗文化薪传。因此我们寄望借由推动枪士制度,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枪士,以肩负起大枪传承的重责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