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槍對抗搭槍與否的論證摘要

1.前言

現在練習傳統武術總是有個觀念:徒手對打先要雙方的前手搭在一起,然後 才開始進行對抗。更有甚者,當雙方打着打着以至於兩手脫開了,兩人會很自然的稍做停頓、再回復到搭手的狀態,然後才繼續對抗。至於劍術比賽似乎也是遵循了同樣的觀念。這個觀念延伸到新起的大槍競賽運動,許多練習者似乎覺得兩槍不搭在一起就失去了傳統的風味,甚至沒法施展技巧了。但是追究大槍對抗時候爲什麽需要兩槍從相搭的狀況開始?一個相當方便、 而不須思考的回答就是:「這是傳統!」。但是,大槍對抗可以不搭槍嗎?經常的 回答是:「違反傳統!」 「違反傳統」這是一頂何其沉重的、何其難以承受的大 帽子呀!所以相當多的人就陷溺於這個傳統而無以自拔。

   然而經過數年來大槍比賽的實際體驗,已經有部分的選手選擇了兩槍不相搭的對抗方式。雖然這種不搭槍的方式有利於取勝,但是在傳統派的心裏多少會存有“非我族類”的疑問。如果我們暫時抛開傳統的束縛,重新思考大槍對抗需要兩槍相搭嗎?搭槍到 底有什麽好處?搭與不搭的差別在那裏?這一連串的問題就是本文試圖論證的題目。

 

2.從應用的角度來分析大槍對抗應否搭槍
2.1 戰場的應用

無可否認的,大槍是我國古代軍事上非常重要的武器。它的特性可以從《陣 記》的記載裏理解:『能殺人于二十步之外者,六合槍法也。』2這裏說的六合槍 法就是《紀効新書》記載的兵槍體系;而其槍器就是所謂的大槍。所謂能殺人于二 十步之外,倒不是大槍有那麽長能夠一伸出去就戳到二十步之外的敵人。這個二十 步的距離反映了大槍在戰場上的應用思維。我們從《紀効新書·比較武藝賞罰篇》 的考核方法可以概略的理解大槍在戰場上的應用:『復以二十步内立木靶一面,高 五尺、濶八寸,上分目、喉、心、腰、足五孔,各安一寸木球在内。每一人執槍二 十步外,聼擂鼓,擎槍作勢,飛身向前,戳去孔内圓木,懸于枪尖上。如此遍五 孔,止。』3從這段考核方法的記載,我們可以理解二十步正是即將進入到近戰接 敵前的衝鋒距離。這個訓練要求在到達二十步的距離時,要能夠「飛身」向前。既 然飛身向前,絕對不可能在快要接近敵人之時遽然停止,讓敵人把他的兵器搭住我 的大槍,然後才開始廝殺吧?

   假設古代兵槍都是要搭槍以後才開始廝殺,那麽我們就會看到這麽一齣歷史笑劇:「數十萬鐵騎飛快的往前衝,那鐵蹄像擂鼓般的震撼着大地。當雙方衝鋒到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對方鬍子的距離時,遽然的收繮停馬。幾十萬大軍各自的尋找對手,把槍搭好,然後雙方主帥再一聲令下開始廝殺!」

   相信在世界各地的古戰場上從未發生過上述的笑劇。即便是禮儀之邦也不可能這樣迂腐的用兵打仗。那麽我們至少可以說在清朝中葉以前以冷兵器爲主的戰場,兵槍之為用都是不搭槍的!

   做爲戰場上近戰殺敵的利器,大槍是不管門派、無論技巧的、沒有勝負的,唯一的目標就是能在戰場存活。所以兵槍訓練的觀念比民間槍法更爲實際。如果兵槍應用不搭槍,那麽民間槍法如何呢?以民間槍法的兩個主要目的,從軍報國和保家自衛來看:如果要從軍報國,必然要與兵槍接軌而接受兵槍的概念;如果以民間村落之間的械鬥來看,這種打鬥近似戰場廝殺,也沒有廝殺前先搭槍的禮數。從上述的角度來看,不搭槍比搭槍更爲傳統囉?嗯~可能哦!

 

2.2 持槍三勢 有些人爲搭槍做辯護:「如果雙方以中平勢持槍對峙,自然會形成搭槍的態 勢。」這個論點乍看似乎成理,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論證的起點出現錯誤。我們 看看《紀効新書》裏面記載的三種持槍的姿勢,上平、中平和下平(見圖 1):這 三種持槍的姿勢除了站姿的高度和持槍位置的高度差別而外,槍身都是維持在水平 的狀況,而沒有槍頭高於槍根的情形。如果雙方都使用這三種持槍姿勢的任何一 種,而且雙方都保持了槍法要求的三尖對照4的原則,那麽就不可能會發生搭槍的 情形。所以「雙方以中平勢對峙會自然搭槍」的説法根本不可能成立。情形。所以「雙方以中平勢對峙會自然搭槍」的説法根本不可能成立。

 

  圖 1:持槍的上平、中平與下平勢

 

2.3 防守的應用 大槍對抗的過程之中,雙方除了外靜內動的等待狀態而外,必然是在防守和 攻擊兩個狀態不停的轉換。對於防守而言,要革槍就必須先把自己的大槍與對方的槍先建立交點,也就是說先要搭住了對方的槍。否則根本無法進行革槍。

   古諺說:「槍劄一條綫」。這一條綫指的是槍頭的戳槍軌跡。但是對於面對這條綫終端的被攻擊者來説,這條綫卻是一個點。這個點的最前端就是具有殺傷力的槍頭。在這種情形之下,革槍絕對不可能迎着

對方戳來的方向,而必須從對方戳槍進行路綫的側方來尋找兩槍的交點。那麽如何在對方槍頭劄到我之前,迅速的在對方槍頭的後方,也就是槍身上建立交點,然後進行革槍?這就是革槍成敗的關鍵。

                                                                                                                

圖二:邊攔勢

 

根據革槍必需先建立交點的先決要 求,我們看《紀効新書·二十四槍勢5》裏介紹 的革槍類的槍勢,莫不是取自己槍身的斜勢 以方便建立兩槍的交點。例如鉄翻竿勢、跨 劍勢是把自己的槍頭放在左、右側;邊攔勢 (見圖二)是槍頭在圈外下方;滴水勢、伏 虎勢是槍頭在正下方。這些防禦的技巧都是 把中門讓給對方、自己的槍在對方攻擊路綫 的側方埋伏。當對方在中門劄槍時,只要適時的把自己的槍往中門拉囘,就一定會建立兩槍的交點。這幾個槍勢是利用了「在對方戳槍必經路綫的側方埋伏」的原則,為自己革槍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然而推山塞海勢(見圖三)和太公釣魚勢卻是槍頭往上擡高、緊緊的佔住中門。這樣的姿勢強迫對方在我的槍身兩側來攻擊。這兩個槍勢不必費心費力的去建立交點,對方的攻擊自然會與我槍建立交點。所以此兩勢非常適合進行防禦技巧。目前一般人練習大槍都是依循了以革槍 爲主的觀點,而主動的把槍頭擡高。雙方都從 搭槍的狀態開始進行訓練。但是革槍槍圈不僅 僅只是爲了革槍發勁那一瞬間。在作者的博士 論文裏把一個功能完整的革槍槍圈按其功能而 劃分為建立兩槍交點的接觸運動、發勁運動和 慣性運動三大部分6。如果革槍訓練從搭槍的狀 態開始,就沒有了接觸運動部分的練習。所以 無法培養選手在動態中主動建立交點的能力。 而這個能力正是革槍最爲困難的一部分。所以 如果革槍訓練從搭槍狀態開始,就算訓練時可 以做得中規中矩,但是一上場比賽就手忙腳亂 了。

  圖三:推山塞海勢

 

所以說兩槍相搭是革槍的必要條件。但是相搭的狀態不是靜態的、恆態的,而是動態的、瞬間的。而且兩槍相搭不是刻意追求的,而是順其槍法的自然而自然建立的。

        從訓練的角度來看,對於初學者來説立刻進行不搭槍的革槍訓練,的確有其 相當的難度。所以在學習革槍的初期階段,不妨使用常態搭槍的方式來實施訓練。 但是,一旦掌握到革槍發勁的原則以後,應當立刻進入沒有搭槍的革槍訓練。《手 臂錄》裏講到提升革槍時說「扎者必用子午槍,革手自密」7。這裡就是利用子午 槍很難被對方搭住的特性,來提升革槍者的能力。

2.4 攻擊的應用

        由於兩槍搭住以後方便防禦方的革槍,所以攻擊方就要盡量的避免製造兩槍 交叉接觸的機會。基於這個考量,「貼杆深入」就形成了槍法攻擊的最重要的理論。也就是說在攻擊時要盡量的靠近對方的槍、盡量的與對方的槍平行。如此以來,對方就很難建立交點;就算有了交點也因爲非常接近而難以施力革槍。前述的子午槍就是這種攻擊原則的典型。

        另外從槍法變化的「圈串」理論來看:如果我在攻擊的過程之中讓對方成功的建立了交點,那麽我做圈串的時候就必須把槍頭壓低才能完成圈串的動作。這樣就減慢了圈串的變化速度。更有甚者,如果對方如前所述的使用了推山塞海勢或太公釣魚勢,基本上我就很難使用圈串的變化。

        總而言之,對於攻擊型的槍手而言,不給對方以兩槍相搭的機會絕對的有利 於保障攻擊的成功。如果我們以《紀効新書》裏記載的三才陣法來看,這五人組合 成的一伍之中,包括了藤牌、狼筅、短兵各一名和槍手兩名。藤牌、狼筅在槍手之 前提供防禦和阻擋的功能,短兵在槍手之後做爲槍手危急之時的救急之用。所以在 《手臂錄·槍法微言》裏說:『戚公鴛鴦陣每隊用十二人,唯槍手四人,名曰「殺 手」。』8可見大槍是伍的絕對攻擊主力,必然不會想搭敵人的槍來施展其防禦的 功能。

2.5 大槍與其它兵器的對抗

在我國以冷兵器爲主的古戰場上,大槍是除了弓箭而外最具殺傷力的武器。 古代的軍事訓練對於各類兵器的考核都是以其對付大槍的能力做爲評鑑標準。這種觀念一直影響到近代的兵器對練的表演套路。一般兵器對練套路都是雙刀破槍、棍對槍、三節棍破槍、哨子棍破槍、藤牌刀破槍等等。這些對練套路不但突出了大槍在我國軍備上的重要性,同時反映出除了大槍以外的傳統兵器的訓練和對抗思維。

   大槍做爲近戰長兵的唯一兵器,佔有了長度和變化快的優勢。而其它短兵器要戰勝大槍就必須想法跟大槍建立交點。然後從這個交點來控制大槍,使其無法再產生變化。所以其它短兵要戰勝大槍,首先要想法搭住對方的大槍。而大槍就要避免被對方的兵器搭住。如果被搭住了,就要立刻使用抽拔扎、囘龍扎這類的技巧來脫離被搭的狀況。所以如果使用大槍對付其它兵器,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被對方的兵器搭到。絕對不可能主動的搭住對方的兵器。

 

3.搭槍的意義

如前所述,搭槍的目的是爲了能夠施展革槍的技巧。那麽爲什麽近代練習大 槍時喜歡保持經常性搭搶的狀態呢?這個觀念是從何而來的呢?由於這是一個長時期發展以後而約定成俗的習慣。我們很難明確的説明這個觀念的來龍去脈。王志財博士把這種觀念總結出對抗禮節、距離測量和準備開始三個假設。作者在此把這幾

個假設做些説明:

1)大槍對抗的禮節:也就是說在對抗開始之前兩槍相搭(當然要把槍頭擡高些才 能搭槍)一下。這樣的禮節動作就類似於和拳擊選手在每回合比賽開始前相互以拳 套接觸一下。

2)距離測量:利用搭槍來判斷雙方適當的攻防距離。

3)準備開始:在對抗訓練或比賽時,以搭槍做爲已經準備好可以進行比賽的表 示。

   當然上述的三種假設都很有可能。但是在比賽開始進行以後,不能老是搭槍表示禮貌、也不可能一直用搭槍來測量距離、更已經超過了準備開始的階段,所以就沒有必要繼續保持搭槍的狀態。

   作者從實際的經驗裏體驗出:搭槍對抗比不搭槍對抗較為安全。因爲雙方一直保持搭槍的狀態,即使被對方扎到,一般由於搭槍的原因還能有所反應。因此不容易受到較爲嚴重的傷害。這個安全的考慮可能正是近代大槍對抗習慣於兩槍相搭的主要原因。但是近年來,作者在槍器以及護具方面的開發設計,基本上解決了大槍對抗的安全問題。所以沒有必要因爲安全的考慮而搭槍。

 

 

 

 

4.結論

從以上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理解:從古代軍事用途的角度來看,大槍在戰場上 不可能先搭好槍、再開始格鬥。對抗採取兩槍相搭的方式也絕對不是傳統用槍的原則。

對於以現代化大槍競賽運動為目的的大槍訓練來説: 1)大槍之所以被讚美為「遊龍」就是因爲大槍的攻擊具有豐富的變化性。但是一 旦槍器被對方搭住了,就像四肢被人拴住了一般,以至於變化受到了極度的限制。 所以在大槍對抗過程中,防禦的一方積極的想要建立兩槍的交點以利於革槍。這是 天經地義的道理。但是戳槍攻擊的一方則萬無主動讓對方搭上來的道理。

2)在做革槍訓練時,應該盡量的保持對抗的仿真程度。所以不宜從兩槍相搭的狀 態開始。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説,這樣不搭槍的革槍訓練是有一定的困難度。爲了理 解和掌握革槍的發勁方法,可以酌情使用搭槍的方式進行訓練。但是必須迅速的囘 到不搭槍的革槍訓練。

3)在做連環訓練或者對抗時,攻擊技巧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方搭槍的可 能性。如果對方很難搭住,那麽不妨長驅直入的攻擊;如果對方很有可能搭住,那 麽我就必須考慮攻擊過程裏加上變化。

   總而言之,搭槍是革槍的必要手段。然而,搭槍的時機是稍縱即逝的暫態。不可能長時間的保持搭槍的狀態。對於防禦方來説,常態的搭槍狀態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能依賴搭槍來保證革槍的成功。對於攻擊方來説,於己無搭槍的必要,也無主動讓對方搭槍的義務,所以最好以不搭槍為原則。

 

1本文發表於 2007 年逢甲大學大槍比賽專刊

2何良臣:《陣記·卷二·技用》,P .721

3 戚继光:《纪效新书·比较武艺赏罚篇》,P.58

4 郭肖波:《明朝兵槍及其競技運動化的研究》,上海體育學院,2007 年,P.65

5戚繼光:《紀效新書·比較武藝賞罰篇》,P.116~122

6郭肖波:《明朝兵槍及其競技運動化的研究》,上海體育學院,2007 年,P.67~75

7吳殳.手臂錄[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P .45

8吳殳.手臂錄[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84.